wpe11.jpg (2059 bytes)

不同视角的人口问题

   如果一个到美国的游客对美国人说:“你们国家真大啊 ! ”这个游客肯定不是来自中国或俄罗斯。

   如果一个游客对美国人说:“你们国家真富啊 ! ”这个游客肯定不是来自比利时或日本。

   我第一次到美国是在 1978 年,那时“文革”结束不久,国门刚刚打开,除了美国之大不使我惊异外,别的都使我感到强烈的反差。那么多的摩天楼,那么多的小汽车,商店里那些琳琅满目的商品,街道上那些花样繁多的时装 ... 连无处不有的广告,都使我觉得新奇。真是到了另一个世界。

   我第二次到美国是 1989 年,这种种新鲜感就少多了。到 1993 年第三次访美,那些在十几年前使我惊奇不已的东西,就显得很平常了。

   这十几年中国经济发展得很快,中国在许多方面变得西方化了。我们也有豪华的酒店,有高级的商场,有时装表演,有夜总会 ; 电脑正在普及,私人小轿车也开始出现了。从生活消费品看,美国有的东西,我们什么没有?只要你有钱,都能买得到。

   但是不同之处仍不少。

   “你们的人真少啊 !

   从第一次到美国我就有这种感觉,到最后一次这种感觉不但没有变,反而更强烈了。

   我说这个话,是因为我来自中国。

   “人少”不是说人口少,是说人口密度小。

   美国面积九百三十六万平方公里,人口二亿五千九百余万。我国面积是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,人口接近十二亿。两国面积差不多,我国人口却是美国的四倍多 ; 而且这十二亿人口的绝大部分是集中在东南部。

   开着汽车在美国东部旅行,你可能一连几天看不见庄稼。有的小地名叫什么“村”,可是和中国的村庄是完全不一样的,那里没有农田。

   就这样,美国的粮食还是过剩的。

   美国的草场占全国面积的百分之二十六,森林占百分之三十一,两者合起来占百分之五十七。从飞机上下瞰,大地是大片的绿荫荫颜色。

   人少,环境就比较容易保护,资源就比较充足。在美国的住家,木头地板是很普通的 ; 到冬天,有了暖气,不少人家还在客厅壁炉烧木材,似乎是要保持一点传统的家庭特色。如果美国的人口和中国一样多,恐怕木材早就紧张了。

   美国空地很多。空地都种上草,变成草地,很少有裸露的土地。许多住宅门前都有草坪。

   在学校里,草坪面积很大,大得象个足球场。到中午时,学生就在草坪上吃午餐,或躺在草坪上晒太阳。

   这些草坪都照料得很好,有专人负责喷水、刈草。“绿草如茵”,躺在上面是一种享受。

   我的一个朋友对我说,他对美国印象最深的是草坪。

   这一点我们应该向美国学习。草坪可以防止尘土飞扬,也可以使空气湿润。北京的一些立交桥下也弄成草坪了。可是,大面积地搞,我们没有条件。哪有那么多地方?

   美国的高楼大厦,都集中在城市的中心 ; 离开这个中心,你不会再感觉高楼多,而是平房多。私人住宅多是一层楼、两层楼,最多再加一个阁楼。一般有个花园,或者还有游泳池。

   高层住宅也有,通常是低收入的人住的。

   因为平房多,人均居住面积又大,所以住得很分散。这样,上下班,买东西,拜访亲友,小汽车就是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了。

   在上下班的时间,有的地方车很拥挤。可是人拥挤的情况却不多见。

   我到博物馆去参观,在有的展厅里,有时只有我一个人面对着那些珍贵的希腊雕像。

  1978 年我访问过纽约、波士顿这些地方。 15 年后我旧地重游,发现城市面貌没有什么变化。

   北京就不同了。离开四五年再回来,你会有许多地方不认识了。

   这当然主要是由于经济的发展,可是人口的膨胀也是一个原因。

   我所在的单位大院,十几年来,不断盖宿舍,盖办公楼。原先的空地出现了楼房,原先的低楼变成了高楼,原先的孤楼变成了建筑群。现在还有好几处在施工,谁也不知道何年何月算最后完毕。

   美国多年来为堕胎问题吵得很厉害。反对堕胎的极端分子甚至枪杀帮助妇女做人工流产的医生,可见矛盾之尖锐。美国没有人口压力,美国人从自己的处境看中国的限制生育政策,就觉得不能理解。当然中国有的农村的做法太简单粗暴,应当反对,但计划生育的国策是适合中国国情的。

   那些反对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的美国人如果到中国来看看,他至少会说:

   “你们中国人口真多啊 !